近日,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大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對農膜和
化肥類產品質量專項監督抽查結果的通報》。據通報,本次監督抽查共抽檢農膜、
化肥類產品40批次,涉及大同市1家生產企業、22家經銷企業,發現不合格產品13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32.5%。
抽查結果分析
1、農膜類產品
本次抽查按標準規定重點檢驗了厚度、厚度極限偏差、平均厚度偏差、寬度極限偏差、凈質量偏差、外觀、拉伸負荷、斷裂標稱應變、直角撕裂負荷等項目。
共抽檢農膜類產品9批次,涉及全市1家生產企業、7家經銷企業,發現不合格產品8批次,合格率為11.1%。不合格項目為厚度。
2、
化肥類產品
本次抽查按標準規定重點檢驗了總養分、總氮、有效五氧化二磷、氧化鉀、氯離子、粒度、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的百分率、有機質、水分等項目。
共抽檢
化肥類產品31批次,涉及全市15家經銷企業,發現不合格產品5批次,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16.1%。其中復合肥料18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3批次,合格率為83.3%;摻混肥料5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1批次,合格率為80%;緩釋肥料1批次,發現不合格產品1批次,合格率為0%;尿素3批次,未檢出不合格產品,合格率為100%;磷酸二銨2批次,未檢出不合格產品,合格率為100%;微生物菌劑1批次,未檢出不合格產品,合格率為100%;過磷酸鈣1批次,未檢出不合格產品,合格率為100%。檢出不合格項目為:總養分、總氮、有效磷、氧化鉀、氯離子。
不合格項目質量分析
1、農膜類
厚度:國家強制標準要求地膜的最小標稱厚度不得小于0.010mm,地膜一般在春天使用,如果厚度過低的話,起不到保溫效果,不利于作物生長,嚴重的化會造成農作物減產。另一方面的話,較薄的地膜在地里容易破損,不利于回收,產生白色污染,對土壤也會造成污染,棚膜厚度不達標可能會造成大棚內的環境達不到預期要求,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2、
化肥類
總養分:總養分是指肥料元素氮磷鉀百分比之和,總養分含量不達標將影響到農作物的正常生長,損害農民利益。有些廠家為了減少成本而虛標含量、“偷養分”,嚴重損害了農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氮含量:氮元素的主要作用是加快農作物生長,若農作物缺氮,則會發育不良,導致果實畸形。
磷含量:磷是植物生長的必須元素之一,不僅能促進植物體內蛋白質的合成,而且能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土壤中的有效態磷也稱速效磷,是指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磷組分,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
鉀含量:鉀是植物體內許多化學反應所必需的元素,它幫助植物吸收和平衡其它元素,調節水和空氣的流通。鉀還能幫助植物制造和儲藏淀粉、糖、油脂和蛋白質,增強植物的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植物如果缺鉀,會發育不良,從老葉起先是葉尖變黃,繼而葉子邊緣變焦,最后干枯脫落,果實減少,且品質降低,根系瘦弱;◢徥郏ê涢L石)、海綠石砂、海藻、草木灰,等天然肥料都可做鉀肥。不過,過量鉀會阻礙植物吸收其它元素。
氯離子:氯離子是植物生長發育中所必須的營養元素。常用的含氮肥料有氯化銨(含氯離子66.3%),氯化鉀(含氯離子47.5%),氯離子在土壤中的轉化主要有:在酸性土壤中,氯離子與氫離子結合生成鹽酸,能增強土壤的酸度,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里,殘留的氯離子與鈣離子結合生成溶解度較大的氯化鈣。所以,長期單獨施用氯化銨、氯化鉀等生理酸性肥料,一方面會引起土壤變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動受影響;另一方面,肥料中副成分能與土壤鈣結合,生成氯化鈣。氯化鈣溶解度大,能隨水流失,而鈣是形成土壤結構不可缺少的元素,鈣鹽流失過多,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板結。不過,但當濃度過高時,它又抑制作物的正常生長,產生氯毒,致使作物減產甚至絕產。在瓜果蔬菜等忌氯作物上使用氯離子含量超標的復混肥料,會對這類作物造成傷害。
工作要求
針對本次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發現的問題,承擔后處理的市場監管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暫行辦法》和《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后處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要求,認真做好后處理工作。
。ㄒ唬⿲τ诒敬纬椴榘l現的不合格產品的銷售者,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依法責令銷售者停止銷售不合格產品,查找不合格原因。按照有關規定監督銷毀或者作必要的技術處理,并依法追溯不合格產品生產企業的法律責任。
。ǘ┒酱俨缓细癞a品銷售者做好整改工作,嚴把質量進貨關,及時組織復查,對嚴重不合格產品經銷企業要開展約談,共同督促企業依法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引導企業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切實維護產品質量安全。
。ㄈ┏袚筇幚淼氖袌霰O管部門要明確專人負責,完善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后處理反饋工作機制,將后處理情況按規定時限報市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科。
2020年度大同市農膜類化肥類等產品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及企業名單
